郵箱:support@zcecs.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南濱河路27號貴都國際中心A座1111室
雷鋒網小編近日跟隨數字中國萬里行團隊探訪了國內多家技術較為先進的大型數據中心,包括天津騰訊云數據中心,字節(jié)跳動數據中心,張北阿里云數據中心集群等,實地勘察超大規(guī)模云數據中心更能體會到一個事實——IT市場正經歷洗牌過程,服務器廠商格局的變化業(yè)已發(fā)生。
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戴爾、HPE、浪潮分列前三,最高增速是浪潮的50.1%。2018年Q1全球服務器增長17.5%,DELL、HPE和浪潮分列前三,不過浪潮出貨量同比增長43.9%,其它廠商的最高增速沒有接近20%的。
數據中心內景實拍
IT架構從通用走向專用
Uptime Institute發(fā)布的《2018數據中心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數據中心PUE平均為1.58,而雷鋒網本次造訪的數據中心PUE大都在1.3以下,有些甚至達到了1.2左右。從這些較為先進的云數據中心層層堆疊、幢幢排列的服務器雷鋒網發(fā)現,IT技術架構正從通用走向專用。
數據中心的發(fā)展經歷大集中(Data Center Consolidation)為主的1.0時代、利用資源虛擬化(Virtualization)和服務動態(tài)管理(Dynamic Service Orchestration)技術增加資源共享利用率和資源部署靈活度的2.0時代,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大批量部署,3.0時代更偏重于大規(guī)模互聯網業(yè)務需求,服務器從均衡設計走向場景化極致設計,數據中心建造主體有向大型互聯網公司和中立第三方傾斜的趨勢。
從當下最火的AI服務器市場來看,IDC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AI服務器整體銷售額5.68億美元,出貨量27863臺。硬件系統占AI整體市場花銷達到72.4%,2017年AI硬件銷售額同比增長235%,預計2022年市場容量將達37.7億美元,其中GPU服務器采購將達34億美元,占整體x86服務器市場的16.6%。
當然了,很多互聯網企業(yè)都是AI服務器的購買大戶,浪潮服務器也多次出現在各大企業(yè)新建的數據中心內。IDC報告中,浪潮AI服務器市場份額市場第一,出貨量達到14674臺,銷售額達3.24億美元,占比分別為52.7%和57%,超過其他廠商份額的總和,我們也多次在數據中心見到了浪潮的M5系列服務器,該服務器的特性就詮釋了廠商對AI服務器的訴求。
浪潮NF5288M5 并沒有采用傳統異構計算架構模式,而是在2U空間內部署8塊NVLink或PCI-E 接口的NVIDIA® Tesla® P100 GPU,不依賴CPU實現機內點到點通訊,減少異構通訊次數,也減少異構導致的效率降低損失。
靈活性也是必備要素,NF5288M5具備拓撲的靈活性可支持NVIDIA NVLink和PCIe兩種GPU互聯方案,采用NVIDIA NVLink時可提供GPU間高帶寬低延遲互聯,以及高達300GB/s的吞吐量,而Geforce1080 基于PCIE3帶寬僅為16GB/s。在某客戶的人臉識別線下訓練場景中,浪潮提供的NF5288M5+V100平臺,通過性能優(yōu)化實現比Geforce 1080Ti接近4倍的訓練速度提升。
總結一下,當下AI服務器的普遍具備要素包括更高效率(異構變同構等),高密度架構、靈活計算拓撲等,除了AI服務器,還有專門用于存儲、計算的服務器也各有優(yōu)勢,已經在云數據中心大量應用,這是以往“一招鮮”的通用統一標準服務器難以做到的。
云數據中心意味著技術架構由集中式轉向分布式,服務器數量增多,進而推動了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的市場占比。云數據中心對服務器的需求一般包括:高密度、低功耗、大內存、強散熱、智能運維等,支撐著移動社交、電子商務、游戲等業(yè)務,為大家耳熟能詳的Google、Facebook、百度、阿里、騰訊等建設了龐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
IDC預計,全球云IT基礎架構產品銷售額將保持11%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將超過非云IT基礎架構的支出。上述大型互聯網廠商的共通點是——自身即為擁有海量業(yè)務需求的互聯網運營商,云數據中心是支撐自身業(yè)務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大型云計算運營商,對內云計算能力對外輸出同樣離不開數據中心的依托。
整機柜服務器成最小顆粒
如前所述,通過參觀幾家較為先進的數據中心,高度集成、模塊化、面向應用的設備定制化——已經成為新的數據中心采購服務器的標準,實際上,整機柜服務器正成為互聯網廠商采購對象。
模塊化已經是業(yè)界普遍認可的趨勢,騰訊的第四代數據中心技術T-block將被應用于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內,存儲騰訊最重要的數據,阿里采用模塊化設計的雷神服務器已經商用,華為的模塊化數據中心技術也一直在開展,諸如此類,需求端決定了模塊化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
整機柜服務器
整機柜服務器本質成為一個數據中心顆粒,而不是傳統的計算設備,集成了計算、網絡、存儲以及散熱、供電、管理等模塊,具有完備的數據中心功能,而且一體化設計、一體化部署,部署密度提升1-3倍,能源效率在90%以上。
相比之下更大的提升是部署速度,傳統機架式設備的日部署量約為幾百臺,而整機柜的日部署量能達到幾千臺,浪潮整機柜服務器SR在百度陽泉數據中心創(chuàng)下了1萬節(jié)點/日的部署速度。比如一個年采購量為15萬臺的Tier1 CSP,平均每日就要部署400多臺,在實際工作中日部署量都在2000臺以上,這樣的部署速度是機架式設備很難滿足的。
說到整機柜服務器的產業(yè)化,實際上離不開浪潮這一類供應商在開放計算組織的推動。開放計算組織共有ODCC、OCP和OPEN19三家,開放計算組織的核心目的是構筑基于新標準的產業(yè)生態(tài),供應商可以完善技術開發(fā),提高技術可行性;另外還能協同產業(yè)上下游做好產業(yè)配套,縮短產品落地時間。
浪潮是唯一一家同時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開放計算組織的服務器供應商,2010年浪潮研制的第一臺整機柜服務器SR 1.0,天蝎組織(ODCC的前身)尚未成立。浪潮SR整機柜服務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天蝎標準的制定,背部無線纜風扇墻以及機柜管理模塊RM集成到電源等很多設計思路直接被天蝎標準采用,并延用至今。2017年,浪潮加入了OCP,成為其鉑金會員,發(fā)布了符合OCP國際標準的OR系列整機柜服務器,10月,由浪潮研發(fā)的ON5263M5服務器正式通過OCP的認證,是OCP社區(qū)首款基于Intel Skylake平臺的服務器,同年,浪潮也成為OPEN19的創(chuàng)始會員,全球最先發(fā)布了符合OPEN19標準的服務器。
早在2012年亞馬遜就有約1萬個整機柜采購量,國內市場也對整機柜服務器熱情不減,2009年浪潮就開始在國內率先研究整機柜服務器方案,2012年百度開始與浪潮聯合開發(fā)并批量應用整機柜服務器SR,2017年百度和浪潮還共同發(fā)布了業(yè)界最高GPU密度的SR-AI整機柜。據了解,浪潮SR整機柜已經迭代到4.5,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
技術在蜿蜒迭代中上升,“通用”服務器的概念也在不同以往,如今的通用服務器意味著統一的平臺支持彈性配置,靈活滿足多樣化應用場景。浪潮NF5280M5在通用的平臺架構基礎上,實現存儲、IO、異構模塊隨需搭配,這是服務器發(fā)展另一個方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所所長何寶宏曾表示,數據中心產業(yè)正在迎來它的"黃金十年",未來數據中心必須是軟件定義的,必須模塊化、開放以及標準化。與之緊密相關的服務器廠商都在未雨綢繆爭奪前三的位置,而抓住互聯網行業(yè)就意味著抓住了這張“諾亞方舟票”。